t2280p251

1388 年,63 岁的汤和跪在朱元璋跟前,把兵权交了出去,接着突然开口说:“陛

1388 年,63 岁的汤和跪在朱元璋跟前,把兵权交了出去,接着突然开口说:“陛下,我临走之前,还想跟您要点赏赐。”这时候,朝堂上一下子安静得吓人,大家大气都不敢出,都等着看朱元璋发火。 朱元璋握着朱笔的手顿了顿,眼角的皱纹里藏着说不清的情绪。满朝文武都知道,这几年朝堂就像个筛子,当年跟着打天下的功臣,要么被安上“谋逆”的罪名抄家,要么主动告老还乡还得提心吊胆。汤和刚把“征南将军”的印信交上来,按说该安安分分等着归乡,这时候要赏赐,简直是在刀尖上走。 “你想要什么?”朱元璋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股让人发怵的威压。汤和的背更弯了些,声音却很稳:“老臣老家凤阳的宅子太破了,想请陛下赏块木料,修个像样的院子。再就是……老臣麾下有几个亲兵,跟着打了一辈子仗,没个正经名分,能不能赏他们个小吏的差事,混口饭吃。” 这话一出口,连站在旁边的太监都松了口气。谁都以为他要良田万亩,要世袭爵位,没想到就这点“小要求”。朱元璋盯着汤和看了半晌,突然笑了——那是朝堂上难得一见的笑,带着点当年在濠州城一起喝糙米酒的熟稔:“就这点事?传旨,让工部给汤和送十车楠木,再从吏部挑十个空缺,让他的亲兵去补上。” 汤和磕头谢恩的时候,额角的白发蹭到了冰凉的金砖。他心里清楚,自己敢要赏赐,是因为摸透了朱元璋的心思。这几年朱元璋杀功臣,怕的不是他们贪财,是怕他们手里有兵权、身后有势力。汤和交了兵权,又只要“修宅子”“赏亲兵”这种生活化的赏赐,等于明明白白告诉朱元璋:我只想当个老百姓,没别的念想。 其实汤和跟朱元璋是发小,从濠州起义时就跟着他。当年朱元璋还是个小军官,汤和已经是千户,却天天跟在他身后喊“朱将军”。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,汤和从不提“当年情分”,打了胜仗也不多要封赏,最多跟朱元璋念叨“哪个小兵作战勇猛,该赏件棉袄”。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,牵连了一大批人,汤和却在这时候主动说“老臣年纪大了,骑不动马了”,把手里的兵权交了一半。 这次彻底交权前,汤和特意在朝堂上装了回糊涂。朱元璋问他“南方倭寇要不要再派兵清剿”,他故意说“老臣眼神不好,看不清楚海图了”。这话听着窝囊,却比任何表忠心的话都管用——一个连海图都看不清的老头,还能威胁皇权吗? 归乡那天,汤和没坐官府的马车,就带着几个老亲兵,坐着辆装着楠木的牛车回了凤阳。他修宅子的时候特意嘱咐工匠“别盖太高,跟邻里的院子齐平就行”,连门口的石狮子都选了最小号的。有次朱元璋派太监去“探望”,回来禀报说“汤大人天天在院子里种菜,还跟街坊下棋,输了就骂骂咧咧要悔棋”,朱元璋听了,把手里的密诏烧了——那是早就拟好的、查汤和党羽的密诏。 后来汤和活到七十岁,是明初少数能善终的功臣。他去世的时候,朱元璋亲自写了祭文,里面说“朕与尔,少相从,老相别”,字里行间都是难得的温情。有人说汤和太“怂”,没骨气,可看看那些喊着“忠臣不怕死”的功臣,大多死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下。汤和的聪明,就在于他知道:在帝王面前,“无用”有时候是最好的自保。 现在回头看这段故事,会发现汤和的“求赏赐”,其实是场高明的心理战。他用最卑微的姿态,给了朱元璋最想要的东西——安全感。皇权面前,功臣的“功”从来不是护身符,“懂分寸”才是。朱元璋不是天生冷血,他怕的是功臣变成下一个“陈友谅”“张士诚”,而汤和用“要木料”“赏亲兵”的细节,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。 历史里藏着太多这样的生存智慧。不是所有的反抗都值得称赞,不是所有的退让都是懦弱。汤和用一生证明,有时候能笑着活到最后,比什么都重要。

评论列表

成绩似汗
成绩似汗 104
2025-07-28 19:19
不是朱元章怕,而是确实如此的,功高盖主认为天下我打的为什么不能享受的人性决定了的事!

随遇而安 回复 07-30 09:52
主要是陈胜吴广一句口号,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,刘邦的成功更是让平头老百姓为之一振。皇帝不需要一脉相承的正统性

Rasiel 回复 07-29 23:11
年羹尧死的一点不冤

标洋
标洋 74
2025-07-28 10:06
汤和大智若愚

永工螺纹 回复 07-29 20:02
刘基教得好。

且行且珍惜
且行且珍惜 50
2025-07-28 11:30
在其中,难得如此清醒,洒脱
难得糊涂
难得糊涂 47
2025-07-28 13:49
飞鸟尽,良弓藏,绞兔死,走狗烹

用户10xxx39 回复 07-29 18:10
是“狡兔死”!

平凡亦真 回复 07-29 09:37
狡兔死

安盈
安盈 39
2025-07-29 15:49
朱元璋确实冷酷无情,同样怕功臣造反,赵匡胤杯酒释兵权,结局很满意,又不伤面子,那些都是为你打下江山的兄弟,功臣,你非要砍尽杀绝,诛九族,重要的是有几个真有反心??

存在即是合理 回复 07-30 08:30
两回事,朱元璋杀名将是因为权利交接出问题了,朱标死了想传位给太孙朱允炆,而皇子们在军队沾染太深,各种姻亲关系太复杂,不杀的话朱元璋传位朱允炆的想法就无法实现,这才是根源,朱标如果长寿,朱元璋甚至连蓝玉都不会动

洞庭余波 回复 07-29 16:30
对对对!赵匡胤确实没杀功臣,可结果呢?去查查烛影斧声是怎么回事?他是没杀人,结果自己被人弄死了!(他若是能安全落地,他为了给儿子铺路,一样的大开杀戒!皇权面前,你不杀人,人就杀你!)

无极古都
无极古都 36
2025-07-29 16:34
司马懿坑了后世很多人,管你有没有这心思,只要有这个能力,就是个威胁
火山
火山 35
2025-07-29 16:43
这汤和的智慧和刘伯承元帅有一拼,刘帅建国后功成身退,终得善终。
天天向上
天天向上 28
2025-07-29 00:24
历朝历代只要功高盖主都没有好结果。功劳再大也是为皇家卖命,得学会激流勇退,以保安全

春夏秋冬 回复 07-29 13:16
可是权利面前没有多少人不贪恋的,大权在握的感觉是至高高在上的优越感,生杀大权呼风唤雨啊,光这样说没感觉,真正拥有的时候那就是自己能飞上天的感觉了,权利啊,没几个人舍得放手的,

用户10xxx39 回复 07-29 20:37
太平本是将军定,不让将军享太平,

用户10xxx80
用户10xxx80 16
2025-07-29 20:04
事后诸葛,天天bb,你去过,问过?
小张探花去钓鱼
小张探花去钓鱼 16
2025-07-29 12:59
这个还真怪不得朱重八,只能说是朱标死得太早了。
小胖猪肥嘟嘟
小胖猪肥嘟嘟 13
2025-07-29 18:30
勇略震主者身危,功盖天下者不赏这句话汤和领悟透了
摸摸小猪
摸摸小猪 11
2025-07-29 16:14
汤和是老朱一帮兄弟里唯一一个善终的。

摸摸小猪 回复 Rasiel 07-29 23:39
所谓吃鹅肉死的那是徐达,而且吃鹅肉死那是野史,相当的野。正史没有相关记载。

Rasiel 回复 07-29 23:13
不是说吃了鹅肉过敏死了?

用户33xxx68
用户33xxx68 10
2025-07-29 12:38
狡兔死,走狗烹。
用户12xxx45
用户12xxx45 9
2025-07-29 12:47
朱元璋听了,把手里的密诏烧了——那是早就拟好的、查汤和党羽的密诏。——这是谁记录的?连内容是什么都知道

Sir 回复 07-29 17:49
朱元璋前几天在微信告诉小编的

其兴也勃 回复 07-29 19:44
长安的荔枝,临安的粪水,东窗事发传染的

paz水天一色
paz水天一色 8
2025-07-28 16:38
明智
岳阳虎派
岳阳虎派 8
2025-07-29 18:10
帝王怕的不是你会不会造反,怕的是你有造反的资本。
贱客
贱客 4
2025-07-30 22:35
可惜大部分的人都想在人前展示自己的聪明!
用户10xxx45
用户10xxx45 3
2025-07-29 15:25
改的乱七八糟,是一堆小蜜!
我兜兜里有枪
我兜兜里有枪 3
2025-07-30 11:30
也不想明朝前面的汉家王朝就是宋啊,还是忌惮的
求不得の匠
求不得の匠 3
2025-07-30 07:45
看看李善长吧 七十多了还能弄个小妾 所以给灭了一个族
凭空
凭空 2
2025-07-29 20:17
此文,不敢妄议。请各位评论的朋友,多虑。
雪山飞虎
雪山飞虎 2
2025-07-31 10:54
儒教。
A楚云飞
A楚云飞 2
2025-07-30 15:44
汤大嘴明白人
用户10xxx36
用户10xxx36 2
2025-07-31 11:19
赵匡胤的例子才是关键!不是你想不想由不得你!
飘渺
飘渺 1
2025-07-29 17:12
汤和他是懂政治的残酷。
灵魂力量
灵魂力量 1
2025-07-29 11:16
要是汤和再活两年就不是这个结果了

格桑 回复 07-29 12:05
不一样,主要朱标早逝。所以

iscking
iscking 1
2025-07-30 17:42
一大帮子淮西派联手对抗皇权,也就汤这么几个明智保身…
sandy同学呀
sandy同学呀 1
2025-07-30 10:03
大智慧
用户10xxx94
用户10xxx94 1
2025-07-30 01:19
就三个字,家天下
用户15xxx16
用户15xxx16 1
2025-07-29 23:07
烧鹅的故事呢?
快乐男孩
快乐男孩 1
2025-07-30 20:58
对西方杀无赦
刚果骚骚猴
刚果骚骚猴 1
2025-07-29 17:53
哪个大臣要100个美女的?
用户64xxx20
用户64xxx20 1
2025-07-31 11:18
老朱这出身能做皇帝,他那帮兄弟其实认为自己也可以,所以……
用户64xxx20
用户64xxx20 1
2025-07-31 11:17
老朱这出身能做皇帝,他那帮兄弟其实认为自己也可以。所有……
用户18xxx55
用户18xxx55 1
2025-07-30 21:06
明朝文人编的故事,你也信?徐达吃鹅的故事骗了多少人。
滴水成火
滴水成火 1
2025-07-30 14:48
那常遇春呢,还和老朱有姻亲,结果一只鹅要了老命,可悲啊
順天师
順天师
2025-07-30 08:40
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就在于此,丑陋的文化才会妒忌才能高的人,所以才有(宁要奴才莫要人才)[大笑]

念念不忘 回复 07-30 15:49
你很了解文化?